2020-07-23
1. 产品型号/规格及其划分说明
1.1 型号规格
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型号规格为:S、M、L、XL、XXL、XXXL,具体规格尺寸详见表1。型号 身长 胸围 袖长 袖口(半) 脚口(半)
表1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规格尺寸 单位:cm
型号 | 身长 | 胸围 | 袖长 | 袖口 | 脚口 |
S(157) | 157 | 120 | 79 | 16 | 24 |
M(161) | 161 | 125 | 81 | 16 | 24 |
L(165) | 165 | 130 | 85 | 16 | 24 |
XL(169) | 169 | 135 | 88 | 17 | 24 |
XXL(175) | 175 | 140 | 91 | 17 | 24 |
XXXL(180) | 180 | 145 | 94 | 17 | 24 |
偏差 | ±5 | ±5 | ±4 | ±4 | ±4 |
图1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结构图
1.2 结构组成
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采用复合无纺布材料制成,由帽子、上衣和裤子连体组成。
1.3 划分说明
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规格型号主要区别于产品不同尺寸大小。
2. 性能指标
2.1 外观
2.1.1防护服应干燥、清洁、无霉斑,表面不允许有粘连、裂缝、孔洞等缺陷。
2.1.2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、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。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,针距每3cm应为8-14针,线迹应均匀、平直,不得有跳针。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,应平整、密封,无气泡。
2.1.3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,拉头应能自锁。
2.2 结构
产品为连体式结构,结构应符合图1的要求,穿脱方便,结合部位严密,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性收口,袖口、脚口采用弹性收口。
2.3 号型
产品号型应符合表1的要求。
2.4 液体阻隔性能
2.4.1 抗渗水性
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.67kPa(17cmH2O)。
2.4.2 渗透量
防护服材料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/(m2.d)。
2.4.3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
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表2中2级的要求。
表2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分级
级别 | 压强值kPa |
6 | 20 |
5 | 14 |
4 | 7 |
3 | 3.5 |
2 | 1.75 |
1 | 0a |
a表示材料所受的压强仅为试验槽中的合成血液所产生的压强。 |
2.4.4 表面抗湿性
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的要求。
2.5 断裂强力
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。
2.6 断裂伸长率
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%。
2.7 过滤效率
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%。
2.8 抗静电性
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.6μC/件。
2.9 静电衰减性能
防护服材料静电衰减时间不超过0.5s。
2.10 环氧乙烷残留量
防护服经环氧乙烷灭菌,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10μg/g。
2.11无菌
产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,应无菌。
3. 检验方法
3.1 外观
3.1.1 随即抽取3件防护服,在自然光照下,以目视检查,结果应符合2.1.1的要求。
3.1.2随即抽取3件防护服,以目视检查并用专用或通用量具测量,结果应符合2.1.2的要求。
3.1.3随即抽取3件防护服,对每件样品的拉锁进行拉合操作5次,结果应符合2.1.3的要求。
3.2 结构
随即抽取3件防护服,目视检查,结果应符合2.2的要求。
3.3 号型
随即抽取3件防护服,以专用或通用量具测量,结果应符合2.3的要求。
3.4 液体阻隔性能
3.4.1 抗渗水性
由防护服关键部位取样,按照GB/T4744-2013规定的方法进行,结果应符合2.4.1的要求。
1的要求。
3.4.2 透湿量
取防护服材料按照GB/T12704.1-200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4.2的要求。
3.4.3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
防护服材料按GB19082-2009附录A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4.3的要求。
3.4.4 表面抗湿性
防护服材料外侧面按照GB/T4745-2012规定的方法进行,结果应符合2.4.4的要求。
3.5 断裂强力
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按照GB/T3923.1-201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5的要求。
3.6 断裂伸长率
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按照GB/T3923.1-201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6的要求。
3.7 过滤效率
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按照GB19082-2009中5.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7的要求。
3.8 抗静电性
按照GB19082-2009中5.9的要求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8的要求。
3.9 静电衰减性能
防护服按照GB19082-2009中5.10的方法进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9的要求。
3.10环氧乙烷残留量
按照GB/T14233.1-2008中第9章的方法进行试验,应符合2.10的要求。
3.11 无菌
照GB/T 14233.2-2005第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无菌试验,结果应符合2.11的要求。